一代中国动画大师-特伟仙逝

昨晚,Jimmy在吃饭时看东方卫视的新闻时,得知了这位水墨画动画大师的仙逝的消息。从我们一代所熟知的《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等作品都有过这位老人的辛勤汗水。在过去,中国动画可非现在的大大落后的局面,尤其是中国的水墨动画更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但时至今日,水墨动画几乎绝迹。

————————————————————————————————————————

本周四(4日)下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美影”)发出讣告:美影第一任厂长,被誉为新中国动画奠基人的特伟先生,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于13时45分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5岁。作为《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将军》、《金猴降妖》这些动画作品的主创者,特伟代表了世界动画界“中国学派”的崛起,他还是至今唯一获得ASIFA(世界动画学会)终身成就奖的中国人。

虽然特伟的名字并不被大家所熟悉,但是提到他的作品,却是每个70后、80后童年不可或缺的回忆,在各大网站的悼念专题里,很多网友都真诚留言,纪念这位大师,也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悼念和怀旧的风潮。那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墨动画,从许多人尘封的记忆中又再清晰起来。专题撰文:本报记者戴乐

特伟生平

从辍学的漫画高手,到无可争辩的大师

特伟1915年出生于上海,原名盛松,祖籍珠海前山南溪村。3岁因为家道中落而辍学,先后做过制药厂和博物馆的职员。在工作之余,他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向报社投稿,并在本家侄子盛世伦(后成为著名音乐家)的建议下专门创作时事讽刺漫画。“特伟”就是他20岁成为专职漫画家时取的笔名。1930年代,上海《世界知识》杂志经常转载英国著名时事漫画家大卫・罗的作品,特伟曾被称为“中国的大卫・罗”。抗日战争期间,特伟在重庆和香港等地画漫画,抗日战争后在香港坚持讽刺漫画的创作。1949年,特伟担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卡通片组组长,1950年前往上海筹备美影,1957年成为美影第一任厂长。

美影厂佳作频出,《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猪八戒吃西瓜》、《渔童》、《金色的海螺》等作品屡次在国内外获奖,让中国式风格成为世界动画片界一股新兴的力量,“中国学派”也成为世界动画界的一个重要分支。

1990年,特伟被珠海一家台湾动漫企业聘请成为顾问,并回到了珠海南溪村寻根。

《骄傲的将军》1956年融合京剧面谱艺术,至今仍在重播

这个讲述骄傲的将军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丢了武功被打败的故事,至今还可以经常在各个频道里看到重播。影片结合了京剧脸谱艺术、又融合了经典琵琶曲《十面埋伏》等中国传统元素,是特伟在美影厂第一部动画片《乌鸦为什么这么黑》被指模仿苏联动画痕迹太重之后,受刺激之下对“做只有中国人才能搞出来的动画片”的一次探索。

《乌鸦为什么这么黑》的故事很多70后、80后可能都听过,爱美的“美丽鸟”羽毛亮丽,但是从不劳动,到了冬天没有地方可以避寒,好不容易在森林里发现了一堆火,就扑了上去,结果全身羽毛都被烧着,好不容易被大家扑灭了之后,美丽鸟就成了一只黑乌鸦。话说当它在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获奖时,因为模仿苏联动画的痕迹太严重,甚至被评委们误认为是苏联的动画片。

《小蝌蚪找妈妈》1960年

让齐白石国画动起来,举世轰动

据说,这部动画片的创作受到当时上海市长陈毅的启发。这个经典的故事虽然剧情简单,但是特伟让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国画成功地动了起来,不仅保持了水墨画的深远的意境,还让静态的水墨画在音乐的伴奏下变成了另外一种艺术模式,作品刚一问世便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当时的文化部长茅盾曾专门为这部动画电影题诗,“白石世所珍,俊逸复清新,荣宝擅复制,往往可乱真。何期影坛彦,创造惊鬼神。名画真能动,潜翔栩如生。柳叶乱飘雨,芙蕖发幽香。蝌蚪找妈妈,奔走询问忙。只缘执一体,再三认错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认识不全面,好心办坏事。莫笑故事诞,此中有哲理。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这部动画片获得了1964年戛纳电影节的荣誉奖。

《牧笛》1963年

国画大师主动提供水牛图,特伟无限感激

这部动画根据当时两位著名国画大师方济众和李可染的画作创作而成。特伟曾回忆,李可染为了这部电影无偿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记得我在广东肇庆从化出外景时,李可染在那里养病,谈及《牧笛》,却自告奋勇地为我提供了近20张的水牛图,那时人的感情诚信得无话可说……”

连续两部水墨动画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此后该技术也作为国家秘密被保护了起来。在几年前探访上影厂时,水墨动画依然被看做是国家机密而不向外透露任何相关消息。

《山水情》1988年

融合绘画音乐哲学,水墨动画却从此消失

这部动画片把中国绘画、音乐、诗与哲学融为一体,曾经被评价为,“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作品”。这是特伟在“文革”后,继《大闹天宫》的续作《金猴降妖》之后推出的作品。

据专业人士透露,水墨动画和欧美以及日本动画的最大不同就是活动的人物没有边缘线,还要分层渲染着色,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一部短片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是惊人的。美影厂对水墨片投入巨大,制作班底也是异常雄厚,除了特伟、钱家骏这样的老一辈动画大师,国画名家李可染、程十发也曾参与艺术指导。正是因为这样不惜工本的艺术追求,中国水墨动画才能独步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同中国人的耐心竞争,日本动画界甚至称之为“奇迹”。可是也正因为艺术价值同商业价值的脱离,所以在快节奏、商业化的当下,让水墨动画自从《山水情》之后就销声匿迹。

娱评

从“蝌蚪找妈妈”,到妈妈找蝌蚪

我国的水墨动画,只剩下回忆。这回忆对一代人难免美好,可也越来越干瘪。

几年前,坊间流行一套“中国水墨动画集”,也有过人手一套,以此纪念的热情,至于那些动画作者是谁,能搞得清楚的人不多,这些诞生于集体年代的文艺成果,从一开始就滤掉了个人主义色彩,普通得就像国营工厂炼成的钢。

我看到《小蝌蚪找妈妈》这类动画的时候,也是电视机开始普遍进入家庭的时候,它们属于必播品,只要你稍微留意,就不难在电视上看到,完全不需要偶遇,那是彻底消化移动的图像的年代,小孩才不在乎这种画面重复了多少次,因为,单调这个词他要好几年之后才学得会。

没错,水墨动画是我国的动画精品,更准确地说是最后的精品,再好的东西都经不起没完没了地播放,等到东洋、西洋动画进入电视,意志极其不坚定的小朋友全部都成了叛徒,等他们长大了,最多就是在坊间买一套D版纪念一下而已,这情形我有幸目睹,转瞬即逝的童真确实也不是很适合发福的肉身。

我几年前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发现对配音过敏,于是也没真正体验一下原汁原味的回忆,索性关掉声音当默片看,发现老一辈艺术家的画功确实扎实,故事流畅,不用旁白也完全能够看懂,想起外国有个著名画家说过句很帅的话,“在你考虑成为一个画家之前,先把舌头割掉。”

老一辈的艺术家,多是沉默的一代,这主要是历史大环境造成,因此在特伟去世后,我跑去网络搜索,除了粗线条的大事记,关于个人的资料实在有限,一个活了95岁的老人,一不小心活成了一个神秘主义者,这就是特伟那一代人所共有的经验。

如今,《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仍是不少中国小朋友要看的书,但动画、漫画世界已然是成群结队的蝌蚪,孩子的妈妈们在里面找心仪的蝌蚪。郭江涛(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和邪社官方Telegram通知群:https://t.me/hexieshe_cn

和邪社官方Telegram粉丝群:https://t.me/hexieshe_chat

1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1. 测试评论

    • 盖楼……1

    • 盖楼……2

  2. 老一代动画人他们过去确实为中国动画做出贡献,但导致中国动画落后,禁锢着中国动画思想的也正是由他们开始,人去世了,应中肯正确评定“是”,更要直言不讳指出“非”,这是对一代动画家,一生追求动画的人应有的尊重!

    • 你这话我不同意!禁锢是什么?那我想问,现在动画可还受着老一代的禁锢?压根连点影子都没有!一个时代总会有一个时代的局限,单就动画而言,请你指出些“非”来!

  3. 最近在玩战场的女武神,SEGA搞得新东西貌似还是有点水墨的影子的

  4. 中国的水墨动画是非常珍贵的技法,独特而且美丽。如今老一辈动画人的相继离世和中国现在动画界的乌烟瘴气,水墨动画怕是要绝迹了。这如何对得起前辈们。

  5. 如果天朝当话能保证老一辈的一贯风格高水平高质量上升到艺术水平,也未必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随着这位标志性人物倒下,天朝动画还有什么可取之处?

  6. 没用的,浮躁的时代下是不会允许单纯的艺术的存在的

  7. 天朝光腚你们敢直视这些动画吗?你们对得起那些老前辈吗!!!!????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